Widgets

R0012479

離開一份穩定、人人稱羨的工作,踏上邁向實現夢想、挑戰夢想的旅行,跟大部分事情一樣,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雖然難、雖然累,但過程中帶來的快樂、友誼、見聞卻相當吸引人,進而產生正面力量的循環。嗯,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就如當年工程數學的老師常掛在嘴邊的:「凡事總是有個道理的」。

體驗 / 體驗 / 嘗試各種體驗

若說夢想可以拆解出成份分析的話,我的夢想們通常可以拆解出類似「好玩」「有趣」「不一樣」「跨領域整合」「天然」之類的成份。而跨出這一步的最大動力就是動手開始作、動腳開始行動,於是開始嘗試體驗各種體驗。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閉的前兩週,我毅然選擇離開待了四五年、穩如泰山的半導體公司,原本的工作是成熟製程的製程整合部門,處理關於新製程開發、與客戶互動、提供客戶技術選項供其選擇、或是解決客戶各種量產問題,這份工作所橫跨的領域依然是相當吸引我的。選擇離開是為了證明一些想法、嘗試一些夢想,而這些想法與夢想的一部份客觀條件需要在這個狀況下進行,因此在多加權衡之後仍然選擇迎向夢想,選擇挑戰自己。(但我想法的一部份也包含,如果回鍋原公司能為台灣做點事、有所貢獻的話,我還是保留著這份渴望。而且公司同事大家人都超好,我真的很享受在那邊與大家共事的快樂。基本上,我不是基於討厭這份工作才離開的,這項因素不在我的權衡項目之中。)

我喜歡「體驗」也許是對於人與人的互動特別感興趣吧,奇妙的是我從小到大學習的專長(正規履歷表上看得到的)都是大家感覺比較硬的項目,像是資訊科技、半導體製程、微機電、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似乎都跟「人」溝不上邊。但若從參加社團活動(辦營隊、跑 AIESEC、參加國際會議、玩攝影)、或是愛逛圖書館逛到常常每次帶去的課本都擱一邊,都在看圖書館各種館藏的狀況來看,高中與大學時代的確累積了一些各種領域的資訊,隱約把我自己帶到了與「互動」扯上一點關係的領域。而這個領域我自己覺得可以從親自動手體驗開始做起,然後模擬出實際使用者(或其他你喜歡的、你常見的代名詞:消費者、客戶、組織等等)想要、但又無法明確說出定義的服務流程。我嘗試從體驗開始,來玩服務設計(Service Design)。

因為想要,所以要起個頭,動手做。


創業 / 與自我的對話 / 嚴謹 / 紀律

離職後,航行地圖指向下一個目標方向,創業。

「創業」,是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詞。明確一點的說法是,「創業」,是個大家都知道都聽過的名詞,但是大部分人沒有實作過、不知道可以或應該怎麼做的動詞。這下子就好玩了,這個詞可能跟「金融海嘯」有點狀況接近,大家都聽過,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可以或該怎麼對金融海嘯做出反應。這個詞可能跟「洗臉」「刷牙」有點狀況不同,大家都聽過,也都知道可以怎麼做(例如列出十種洗臉的方法或技巧、討論或分析數十種牙刷的各種功能特性)。

創業的過程中是可以產生一些或許多討論與辯論的。其中又以與「自己的對話」佔了相當大程度的比率。在與別人討論一個想法之前,會先在構思這個想法的過程中,不斷地來回地在腦中打轉,提出一個個的假設,再提出一個個的數據或事實來與先前的假設彼此搏擊(類似科學驗證或是麥肯錫 MECE 之類的過程與架構),速度快的時候可能腦袋中在提出假設的同一時間就被另外四五項事證給駁回了,在腦中進行這樣的討論模擬是相當有效率的(前提,腦中已知的資料量、領域範圍會限制這樣的對話內容與深度)。

常常會有人覺得(刻板印象)我很閒,但事實是,我的工作時間比以前在半導體公司的工作時間還要來得長,我換來得是彈性的時間運用,而「彈性」與「悠閒」兩者不是直接的等號。基於這樣的彈性,整個過程與生活會非常需要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嚴謹與紀律可以讓彈性發揮到一種極致高效能的狀態,我很享受這樣的狀態,這讓我得以在短時間內進行較大量的試驗與學習。(休閒時間短少的例子例如 Ernest Calendar 就缺了 2009 年的版本。)

「創業」,是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詞。明確一點的說法是,「創業」,是個大家都知道好像不簡單,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真的沒那麼簡單的詞。


正規軍與游擊隊

航行過程中總會遇到些海盜船跟結群的、有規模的商船船隊。

正規軍有著充裕的物資補給、有時程表、有 SOP、有作戰架構、有跨部門團隊可以調度、有議價能力、有放假時 backup 你位置的其他伙伴、有無線電可以跟隊上其他人說你要去小解一下。

游擊隊呢?你手上能夠拿著一把步槍、一個水壺(生產產品所需的工具)、頭上戴著一頂帽子(簡單的合約)、走著遇上一個有早餐店的小鄉鎮(物資與客戶)已經算是很幸福的游擊隊了。

「彈性」可以是游擊隊的優勢,也可以是游擊隊的劣勢。如何與正規軍互動、如何從正規軍轉任游擊隊,這個學校出的課本通常沒有寫(寫了也不一定會看,對吧,大學生 :p)游擊隊裡頭沒人跟你討論王道不王道,先求餵飽肚子有個生存之道,是游擊隊的生存目標之一,但這還沒討論到游擊隊的生存策略,先分享個開頭給想逃離正規軍的朋友們做參考。

人的一種慣性是:別人那一碗總是比較好吃!(要不然我們網路上寫那麼多美食食記還那麼多人看是寫假的嗎?:p)所以沒工作的人總在想趕快找到下一個工作、有工作的人總是常常把離職掛嘴邊、單身的朋友有時會想說什麼時候才能不用再去參加聯誼碰機運、有另一半的朋友偶爾不經意會提到其實渴望自由等等,類似的狀況或比喻數也數不清。正規軍跟游擊隊這兩造也有類似的狀況,想清楚、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比起羨慕另一種生活方式來的務實許多。

若能同時通曉與正規軍及游擊隊的溝通模式、語言,在航行過程中是可以創造出許多趣味與樂趣的 :)


洋幫辦 / 夢想拼貼 / 生活攝影分享

YBP-DSC_1922

YBP-DSC_2099

R0015015

diary_R0015220

這是地圖上最好玩的一部份!洋幫辦(YBP)!這不是地圖上的一個點、或一個目的地,這根本就是散佈航行地圖各個區域,在各種情況下都會彼此伸出手來引導航行的超級智囊團!有了洋幫辦,整個航行都不會有說無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說 XDD)

2008 年下半年來到台北,搬家時還特地捲好、保護好我在新竹第一次參加洋幫辦活動所做的夢想拼貼,夢想拼貼可以當作自己跟自己溝通或塑造夢想、自己跟別人溝通或分享夢想,可以是個天馬行空的奔放,可以是個逐步具體的過程,也可以是個回顧檢視自己是不是真心想要的好機會。到台北安頓好之後,陸續參加洋幫辦的各種活動,很佩服這群幫友們的活力 :)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得選擇參加其中一部份的活動,而無法每個活動都參加(這樣知道剛剛才提到「根本沒有時間喊無聊」的原因了吧 :p)我大多參加公益組與私塾組的活動,也自告奮勇幫忙 2009 上半年夢想拼貼側拍攝影記錄,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的二月場,印象中好像只有三四個幫友參加(有雙 J 跟 Barret),在師大的小巷弄裡頭,我們是坐在路旁用晚餐跟進行拼貼的喔,還有好吃的手工餅乾,超舒服!那次夢想拼貼討論感覺有比較深層的分享,收穫很多。

之後陸續參加了「YBP Workshop- How to make a plan for being a volunteer」、「YBP-DreamPower《夢想力》決定YBP的幫力」等活動(還有很多活動是那時沒空寫成 blog 的,只放了相簿。)以及 2009 年四月有機會跟幫友們分享一些生活攝影的心得與小技巧,私塾組辦了一系列的攝影課,生活攝影是其中的一個回合,大家在現場玩得不亦樂乎 :p 藉由各種形式的分享,我們彼此可以有各種形式的交流與成長。這是一種氛圍,一種生活,一種態度。

後來有一次 Google 辦了個公益教學講座,介紹各種 Google 工具給非營利組織來應用在組織作業管理等方面,藉以降低非營利組織在資訊科技方面的運作成本。洋幫辦幫友們正在為一些非營利組織尋找合適的資訊工具,加上可以有機會參觀 Google 辦公室,公益組的幫友們便組了一隊一起來參加。

如何發揮利用自身的專業,為台灣的教育領域、中小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提昇運作效率,這是我標記在這份夢想海洋航行地圖中的三大洲。也陸續在這三大洲各自找到一個以上的登陸口岸。夢想仍在持續進行中。


換個城市生活 / 東京篇

travel-DSC_0607

網路常被說有無遠弗屆的屬性,若以網路作為吃飯的傢伙,那是不是有可能讓「工作地點」變得不是那麼重要?那所以「換個城市生活看看」應該是個可以嘗試的實驗囉?

就這樣我跟高中同學 Bob 一起「換」了個城市生活,首次嘗試的城市是日本東京。我們真的有早上起床去樓下用早餐,然後回房間開始工作(Bob 在房間架設好了無線網路),中午有幾天是去附近便當店買便宜的午餐便當回來吃(生活要在各種小地方省錢),中午或下午之後才出門,並且盡量採以步行以增加觀察的質與量。(是阿,我常常覺得我出門都很像是做考察 :p),晚餐依照原本的生活方式當然是要來跟朋友聚餐囉!好巧不巧我們待在東京的一週期間,有三位供同朋友分屬各種同學或學長或朋友關係也都在東京,所以我們周二晚餐跟朋友 A 吃六本木蛋包飯、週四晚餐跟學長 B 提著大包小包 UNIQLO 吃居酒屋、週五晚餐跟日本朋友 CDEFG 吃壽司還去居酒屋續攤、週六跟同學 H 逛辦在神舍的婚禮與東大病院,有趣的是這些事情平常在台灣就是生活的一部份,這一週在東京換個城市生活也能做到這樣,我們都覺得很驚奇,哈哈!當然我們也逛了一些設計(KDDI Design Studio21_21 Design Sight)與美景(六本木夜景

travel-DSC_0920

未來我們想嘗試把當地生活方式也融入進來,例如在當地市集或超市採買當地食材,回住宿處的廚房烹煮、料理之類的。也許,旅行跟生活可以拉的更近距離一些,而不單純是為了逃離工作、逃離什麼環境而出門旅行放空之類的原因。如果這些種種都能趨於一種協調的簡單,那這可能除了是夢想之外,也是一種自我實現吧(refer to: Sigmund Freud)。

travel-DSC_0172


波爾多酒莊之旅



某天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說有個在葡萄園裡烤 BBQ 搭葡萄酒的團,又可以去參觀兩三人自助旅行沒辦法參觀的波爾多酒莊,就這樣,2009 年八月底九月初我們幾位一起上品酒課的同事與學長及一群新朋友踏上了波爾多,在這鄉下地方待了一個禮拜,但完全享受在這鄉下當中 :p 這著實是個難得的機會,呼應了「好玩」「有趣」「不一樣」「跨領域整合(來自各家公司、各種產業的團友們)」「自然」的夢想成分,當然要參加囉 XDD

我們跟其他團(可能)有哪些不一樣?我們在行程中融入了增加對葡萄認識的小課程、還有實際下田(葡萄園)修剪枝葉的技巧、開翻土耕耘機繞葡萄園一小圈、上一堂味覺與嗅覺的課程,加上我們每天只參觀一到兩家酒莊,不會走馬看花又可以在集體出團當中保留一些自助旅行的自由元素,另外,波爾多五大酒莊(波爾多五家一級酒莊)我們這次去參觀了其中兩家(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我回來台灣之後翻閱一些葡萄酒書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進去參觀五大酒莊的... (所以保留我很小朋友的一面,也是夢想的一部份囉?(亂入 XDD))

這一次的航行,還帶回了一支 1982 的 Chateau Pontet-Canet,剛好是我的出生年份,一支酒跟我之間可以有這麼多有趣的關連,我想這支酒所代表的已經比它的存在實體或風味多出更多了 :) 也許會挑個生日,一起跟家人好友們分享吧!



>> 更多波爾多遊記連載內容請見「Travel in Bordeaux 2009 旅行二零零九在波爾多」,接下來會陸續印製各種波爾多與巴黎的明信片喔!



貢獻 / 回饋 / 快樂的泉源

航行地圖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保留給貢獻與回饋的,這是快樂來源的一個很重要也很有趣的部分。

歐美有一些公司鼓勵且保留相當比例的時間讓員工可以在上班時間做一些點子的發想或實作,例如 3M 或 Google 都有類似鼓勵創新的時間分配機制,暫時不在大型企業裡頭的我,在自我要求與自我紀律定義下,為每一週完整的七天預留出一個半天的工作時數來進行回饋社會或是公益方面的貢獻。目前在為一個非營利團體(可能可以歸類為廣義的社會企業)進行近乎免費的系統規劃與開發工作、以及為幾個非營利組織或教育事業單位提供免費或有折扣的資訊諮詢顧問服務。(因為與客戶間多有保密協議或為保護個案,在此(及任何後續討論)皆是以數量或代名詞稱呼之。)

藉由發揮自己的專業,讓這樣的社會資源能夠更有效地反餽回社會所需要的地方,似乎可以做到比較不浪費國家花在高等教育上的各項成本。這麼做表面上看起來是增加工作時數,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可以擴展實作領域、與小朋友或特殊案例互動,進而把愛與快樂帶給更多人,給出去的同時也會感受到什麼叫做泉源,那種豐沛是在過程執行的當下可以體驗到的。(這樣會被算是毒品嗎?也許可以算是上癮物質吧,哈哈!)

這五百天,很快樂,下一個五百天,也將繼續快樂,探索地圖中未知的領域 :)
讓我們一起:台灣快樂!Go!Go!Go!

(背景音樂要來放個五百的音樂嗎?)(法國香頌也不錯...)


關於作者

Ernest 於新竹清華大學在學期間曾任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 (AIESEC in Taiwan) 清華分會會長,畢業後曾任職於新竹半導體廠,製程整合工程部門 (Process Integration Engineer),負責專案主要領域為 0.35un 成熟製程的高電壓相關製程,從研發、試產到量產都略有涉獵,主要服務當時在美西的客戶群。也曾參與數個跨廠區提昇客戶服務品質或整合資訊科技與作業流程的專案。

目前以獨立 Freelancer/Consultant 的角色於台北進行 web-based 與雲端系統研究與開發相關工作。擁有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 (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的他,亦參與數個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專案規劃與管理方面的計畫。據說比較容易在網路上找到他:BlogPlurk。他不在網路上的時候,可能抱著本書窩在家裡(或別人家裡)書房,為什麼不去咖啡館?喔,咖啡在家裡自己沖比較香,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

研究興趣領域:人類行為/使用者行為、跨領域整合、決策科學、以及如何玩廚房

0 則留言:

張貼留言

 
Top